
图为残疾人正在康复室进行康复训练
为推进落实全省贫困村残疾人康复室建设项目,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,最大效益地发挥康复室作用,柳河县为32个贫困村康复室配置康复设备,开展康复业务能力培训,提升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,“硬件”配置和“软件”提升齐推进。
为保证贫困村康复室康复设备的使用更加安全、有效,市残联指导柳河县残联制定了《柳河县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贫困村康复室康复器材的监管办法》,将32个贫困村所有的康复器材纳入到固定资产,并要求贫困村康复室的康复管理制度全部上墙。在设备投入使用以后,柳河县残联组织精准康复专家组,对村医和康复协调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,让康复设备能更好的发挥使用效益。
贫困村康复室的成立让32个贫困村1500余名残疾人在家门口进行康复训练,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就近康复的场所,更让残疾人朋友在做康复训练的同时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。每天都有残疾人进入到康复室进行康复训练,通过康复训练后,残疾人的残疾状态得到很大的改善。残疾人在康复室做康复训练的同时,村医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为其制定康复计划,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训练,并为得到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服务档案,更加方便掌握每一个残疾人的训练情况。残疾人的生活因为康复室的成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得到残疾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。
柳南乡西腰沟村的康复室投入使用后,许道安就成为了一个受益者。他由于患脑血栓,经住院治疗后现有后遗症,导致手脚都不能正常活动。因为家庭生活困难,且离医院太远,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康复训练。自从有了村康复室后,他每天都坚持做康复训练。经过村医的指导与帮助,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。残疾本人及家属都对康复效果特别满意。
姜家店乡前川村的于宝恒,肢体二级残疾。患脑血栓入院治疗,因年纪大并且已经二次发病,造成双侧肢体活动不灵,不能自主行动。平时都要靠坐轮椅才能外出。在康复室建立以后,家里人就推着他去做康复训练,经过医生的评估后,制定了康复计划。手不灵活,村医就让他通过磨砂板的训练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;腿脚行动不便就使用下肢功率脚踏车进行康复训练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,残疾人平衡功能得到改善,可通过使用辅具行走,家属以及本人都特别开心。
贫困村残疾人康复设备投入使用后,大幅度提升了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,有效的提高了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和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,更好的保证了残疾人享受幸福美满的生活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残疾人不断增长的康复需求,以“实现小康社会,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”的决心和干劲,继续砥砺前行,攻坚克难,扎实落实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,推动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进步!